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
搜索

高剑父

认证艺术家

关于艺术家

高剑父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、美术教育家,同时也是岭南画派的奠基人之一。他的绘画风格独特,融合了中西文化,被誉为“融汇古今”的代表人物之一。高剑父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,早年是革命家,三十岁以后成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。他是岭南画派创始人,与陈树人、高奇峰共称“岭南画派三杰”。

艺术领域

中国画、书法东战场的烈焰

高剑父
认证艺术家

《东战场的烈焰》是高剑父的一幅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中国画作品,它描绘了1932·二八事变中被日军炸毁的上海闸北东方图书馆之景。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画家对战争废墟的直接描绘,而且通过独特的构图和笔法,传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思想内涵。

 

在创作背景方面,《东战场的烈焰》反映了高剑父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民族苦难的同情。这幅画作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的背景下创作的,它不仅为中国画增添了新鲜的题材,还跻身于抗战动员艺术的主流。高剑父通过这幅画,试图超越图画的再现性,以重组废墟时空秩序的方式,为观众构建一种极具在场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叙事。

 

在技巧方面,高剑父在《东战场的烈焰》中展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绘画技法的融合。他运用传统国画中的高远、平远构图法,同时巧妙运用了西方绘画中常用的三角形构图,有效突出中景废墟的雄伟险峻和整体画面的均衡感。作品采取分段式构图,两处废墟中间以浓烟分隔,画面中产生大面积留白。这种类似传统山水画中云山雾绕的表现方法在本作品中的运用,一方面是为了分隔两处身份不同的废墟,突出战争废墟的支离破碎之感,营造出具有散点透视的集锦效果。另一方面是保持传统山水画留白布局的审美习惯,起到区分主次、平衡重心和虚实对比的作用。

 

此外,高剑父在这幅画中对火焰的描绘尤其精彩,他以渲染的方法描绘战火,突破国画的局限再现了现代战争的现场,也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。通过这些技巧,高剑父成功地将中国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,使其能够表达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情感。

特别声明

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

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

版权声明

我们尊重原创,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

敬请原作者告知,我们会立即处理


下一篇:《鸡声茅店月》